Stoneweir.info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
查詢
關於我們|
About Us
澎湖石滬地圖|
Map of Stoneweirs
石滬旅遊|
The Themed Tours of the Stone Weirs
──
單點行程
The Themed Tours
──
教育課程
The Marine Education
石滬知識|
The Knowledge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用語
The Terminology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結構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工法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 Weirs
──
石滬諺語
The Proverbs about Stone Weirs
石滬紀錄|
The Records of the Stone Weirs
──
弧形滬
The Arc Stone Weir
──
單滬房石滬
The Single Pool Stone Weirs
──
複數滬房石滬
The Multiple Pools Stone Weirs
──
未辨識石滬
The Unidentified Stone Weirs
臉書專頁|
Facebook
離島出走官網|
isle.travel
返回首頁
石滬總長|排序清單
Ranking List of Stoneweirs
資訊排序方式
從大到小排序
Descending Orders
從小到大排序
Ascending Orders
石滬之
「石滬總長」
排序清單
(從大到小)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鐘滬內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37名
石滬總長|648 m
鳥嶼村鐘滬內為一口單滬房石滬,鐘滬內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2⋯
排序|第37名
石滬總長|648 m
鳥嶼村鐘滬內為一口單滬房石滬,鐘滬內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
區域
───鳥嶼村
石滬紀錄
複數滬房石滬
半肺
Puànn-hì
排序|第38名
石滬總長|644 m
瓦硐村半肺滬是一口複數滬房石滬,正對瓦硐漁港,滬體規模龐大,共有三個滬房構造、三個滬彎構造,且左滬房是兩個滬房相疊,形式類似七美頂隙滬,其「二加一」的滬房位置分布是全澎湖絕無僅有的特例,也是目前澎湖現存的三口三心石滬之一,另外兩口是瓦硐村⋯
排序|第38名
石滬總長|644 m
瓦硐村半肺滬是一口複數滬房石滬,正對瓦硐漁港,滬體規模龐大,共有三⋯
區域
───瓦硐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搶仔坪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39名
石滬總長|617 m
岐頭村搶仔坪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搶仔坪」的潮間帶上,故名為搶仔坪滬。搶仔坪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滬房尚稱完整。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搶仔坪則分8股,光復後遭軍人破壞。 資訊引用|澎湖的石滬,洪國雄,1999⋯
排序|第39名
石滬總長|617 m
岐頭村搶仔坪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搶仔坪」的潮間帶上,故名⋯
區域
───岐頭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粗石
Tshoo-tsio̍h
排序|第40名
石滬總長|601 m
吉貝村粗石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周遭海域有多顆大型石塊,故名為粗石滬,粗石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僅左伸腳一小處有些微崩塌,且在左伸腳與西崁瀨滬的右滬彎之間有一條腳路。 依「澎湖的石滬」一書所載,粗石滬在吉貝村被評為甲級石滬,是漁源豐碩的石滬。⋯
排序|第40名
石滬總長|601 m
吉貝村粗石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周遭海域有多顆大型石塊,故名為粗石滬⋯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下滬
Ē-hō'
排序|第41名
石滬總長|600 m
安宅里下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7月27日(農曆6月15日,天氣晴,微風)進行空拍調查,發現安宅里下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更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留下更多相⋯
排序|第41名
石滬總長|600 m
安宅里下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7月27日(⋯
區域
───安宅里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後滬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2名
石滬總長|596 m
岐頭村後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離岐頭村最外面的潮間帶上,位置相對後面,故名為後滬,另外也因伸腳較短,而被外地人稱為無腳仔滬。後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滬房尚稱完整。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最北的後滬(又稱為無腳仔)共9股⋯
排序|第42名
石滬總長|596 m
岐頭村後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離岐頭村最外面的潮間帶上,位置相對⋯
區域
───岐頭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外港口(順己)
Gōa-káng-kháu
排序|第42名
石滬總長|596 m
紅羅村外港口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紅羅漁港外側的潮間帶。在地人對此口石滬有兩種稱呼,其一稱之為「順己滬」,是以滬主的名字命名。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17日(農曆4月3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外港口滬的滬體幾近崩塌⋯
排序|第42名
石滬總長|596 m
紅羅村外港口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紅羅漁港外側的潮間帶。在地人對此⋯
區域
───紅羅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三目仁孔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4名
石滬總長|594 m
小赤村三目仁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三目仁孔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排序|第44名
石滬總長|594 m
小赤村三目仁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三目仁孔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
區域
───小赤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大滬(外滬目仔)
Tōa-hō'
排序|第45名
石滬總長|591 m
菓葉村之大滬(外滬目仔)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27日(農曆4月13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大滬的滬房尚稱完整,其他部分僅勉強看得出形體,另外,左滬彎有延伸出一條石堤從岸邊連接到石滬內的礁岩,疑似為⋯
排序|第45名
石滬總長|591 m
菓葉村之大滬(外滬目仔)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
區域
───菓葉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橫閂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6名
石滬總長|586 m
鳥嶼村橫閂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其右陸連緊鄰著鳥嶼村雞後滬的左陸連,橫閂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2⋯
排序|第46名
石滬總長|586 m
鳥嶼村橫閂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其右陸連緊鄰著鳥嶼村雞後滬的左陸連,橫⋯
區域
───鳥嶼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舊塌仔
Kū-lap-á
排序|第47名
石滬總長|584 m
吉貝村舊塌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有凹窟的潮間帶,且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塌仔滬,舊塌仔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滬內也可以看見取代其功能的立竿網,與一條疑似改建的殘跡,另外在右滬彎有一條疑似腳路的殘跡連接至西溝⋯
排序|第47名
石滬總長|584 m
吉貝村舊塌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有凹窟的潮間帶,且較早期所建造⋯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龍仔尾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8名
石滬總長|579 m
沙港村龍仔尾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龍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龍lîng」與「砱lîng」的澎湖腔臺語發音相同,因此尚無法肯定其正確名稱,經訪談在地耆老與整理歷史文獻,發現兩種說法各有推論,支持「龍仔尾」⋯
排序|第48名
石滬總長|579 m
沙港村龍仔尾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龍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
區域
───沙港村
目前顯示第
37-48
座石滬資訊(共300座)
第
4
頁
第01頁
第06頁
第11頁
第16頁
第21頁
其他石滬規格清單
滬房長度(166)
滬堤高度(1)
左伸腳長(167)
右伸腳長(168)
腳路長度(28)
左滬房長(7)
右滬房長(7)
中伸腳長(12)
岸仔長度(19)
滬岸長度(32)
滬碇長度(7)
滬牙長度(5)
Copyright ©離島出走|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isle.tra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