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weir.info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
查詢
關於我們|
About Us
澎湖石滬地圖|
Map of Stoneweirs
石滬旅遊|
The Themed Tours of the Stone Weirs
──
單點行程
The Themed Tours
──
教育課程
The Marine Education
石滬知識|
The Knowledge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用語
The Terminology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結構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工法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 Weirs
──
石滬諺語
The Proverbs about Stone Weirs
石滬紀錄|
The Records of the Stone Weirs
──
弧形滬
The Arc Stone Weir
──
單滬房石滬
The Single Pool Stone Weirs
──
複數滬房石滬
The Multiple Pools Stone Weirs
──
未辨識石滬
The Unidentified Stone Weirs
臉書專頁|
Facebook
離島出走官網|
isle.travel
返回首頁
滬房長度|排序清單
Ranking List of Stoneweirs
資訊排序方式
從大到小排序
Descending Orders
從小到大排序
Ascending Orders
石滬之
「滬房長度」
排序清單
(從大到小)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新滬
Sin-hōo/Tang-pîng-kháu
排序|第1名
滬房長度|177 m
吉貝村新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目斗嶼,因較晚期所疊砌,故名為新滬,且位於目斗嶼東側,又稱之東邊口滬。 新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新滬的左伸腳與舊滬的滬岸相連,且滬房內有滬牙構造的殘跡。 目斗嶼的三口石滬,西邊口滬、舊滬、新⋯
排序|第1名
滬房長度|177 m
吉貝村新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目斗嶼,因較晚期所疊砌,故名為新滬,且⋯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複數滬房石滬
崎爪
Kiā-choà
排序|第2名
滬房長度|158 m
瓦硐村之崎爪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口滬房構造,滬體規模龐大。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9月18日(農曆8月9日,天氣晴,無風)進行空拍調查,發現崎爪滬滬體嚴重崩塌,石塊散落在周遭,右伸腳與滬彎,已看不出形體,完全消失。至⋯
排序|第2名
滬房長度|158 m
瓦硐村之崎爪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口滬房構造,滬體規模龐大。⋯
區域
───瓦硐村
石滬紀錄
複數滬房石滬
南倒閘仔
Tò-tsa̍h-á
排序|第3名
滬房長度|155 m
吉貝村南倒閘仔滬原是一口單滬房石滬,2015年將原右滬彎改建滬房,成為具有兩個滬房的複數滬房石滬,因石滬原先的開口是向左,與同一區域石滬群的方向不同,又因吉貝村有兩口同名為「倒閘仔」的石滬,本工作室為作區分而加上方位識別,故名為「南倒閘仔」⋯
排序|第3名
滬房長度|155 m
吉貝村南倒閘仔滬原是一口單滬房石滬,2015年將原右滬彎改建滬房,成為⋯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險礁東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名
滬房長度|151 m
赤崁村險礁東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但形式與一般單滬房石滬略有不同,可能原是弧形滬,後來才改建成單滬房石滬。因建在險礁嶼的東邊,故名為險礁東滬。險礁東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但仍看得出固有的形體,且在滬內有一個腳路構造。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
排序|第4名
滬房長度|151 m
赤崁村險礁東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但形式與一般單滬房石滬略有不同,可能原⋯
區域
───赤崁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險礁西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5名
滬房長度|140 m
赤崁村險礁西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險礁嶼的西邊,故名為險礁西滬。險礁西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但仍看得出固有的形體。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險礁嶼則有三口滬,屬赤崁林、鄭、謝、陳、涂等十大姓所共有,目前皆已傾廢。 資訊引⋯
排序|第5名
滬房長度|140 m
赤崁村險礁西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險礁嶼的西邊,故名為險礁西滬。險⋯
區域
───赤崁村
石滬紀錄
複數滬房石滬
月眉
Goe̍h-bâi
排序|第5名
滬房長度|140 m
瓦硐村之月眉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個滬房構造,位於瓦硐草嶼左側。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9月11日(農曆8月2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月眉滬滬體有部分崩塌,石塊散落在周遭,左伸腳崩塌情形較為嚴重,僅剩基⋯
排序|第5名
滬房長度|140 m
瓦硐村之月眉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個滬房構造,位於瓦硐草嶼左⋯
區域
───瓦硐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大滬(外滬目仔)
Tōa-hō'
排序|第7名
滬房長度|136 m
菓葉村之大滬(外滬目仔)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27日(農曆4月13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大滬的滬房尚稱完整,其他部分僅勉強看得出形體,另外,左滬彎有延伸出一條石堤從岸邊連接到石滬內的礁岩,疑似為⋯
排序|第7名
滬房長度|136 m
菓葉村之大滬(外滬目仔)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
區域
───菓葉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塌滬
Lap
排序|第8名
滬房長度|118 m
吉貝村塌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有凹窟的潮間帶上,故名為塌滬,塌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具有一個魚井構造,且左右伸腳都未與陸地相連,是一口建在海中央的石滬,左滬彎還有一條因長期巡滬將珊瑚礁踏平而走出來的固定腳路。 依「澎湖的石滬」一書所載,塌⋯
排序|第8名
滬房長度|118 m
吉貝村塌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有凹窟的潮間帶上,故名為塌滬,塌滬的⋯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複數滬房石滬
雙心石滬(頂隙滬)
Siang-sim-chio̍h-hō'
排序|第9名
滬房長度|117 m
東湖村雙心石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個滬房構造,因鄰近七美頂隙,在地有另一稱呼為頂隙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4月30日(農曆3月15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東湖村雙心石滬的滬體結構完整。 雙心石滬為澎湖著名之⋯
排序|第9名
滬房長度|117 m
東湖村雙心石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個滬房構造,因鄰近七美頂隙,⋯
區域
───東湖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舊塌仔
Kū-lap-á
排序|第10名
滬房長度|114 m
吉貝村舊塌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有凹窟的潮間帶,且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塌仔滬,舊塌仔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滬內也可以看見取代其功能的立竿網,與一條疑似改建的殘跡,另外在右滬彎有一條疑似腳路的殘跡連接至西溝⋯
排序|第10名
滬房長度|114 m
吉貝村舊塌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有凹窟的潮間帶,且較早期所建造⋯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複數滬房石滬
雙港仔
Siang-káng-á
排序|第11名
滬房長度|113 m
瓦硐村雙港仔滬是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因建在瓦硐村沿岸的兩條天然港道之間,故名為雙港仔滬,雙港仔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雙港仔滬具有獨立的三個滬房構造,是全澎湖絕無僅有的特例,也是目前澎湖現存的三口三心石滬之一⋯
排序|第11名
滬房長度|113 m
瓦硐村雙港仔滬是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因建在瓦硐村沿岸的兩條天然港道⋯
區域
───瓦硐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海鼠仔
Hái-chhú-á
排序|第12名
滬房長度|110.8 m
赤馬村之海鼠仔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赤馬村海鼠崎頭旁,故名為海鼠仔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9月12日(農曆8月14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赤馬村海鼠仔滬僅滬門、滬房右側尚稱完整,其他部分則是幾近崩塌,勉強看得出形⋯
排序|第12名
滬房長度|110.8 m
赤馬村之海鼠仔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赤馬村海鼠崎頭旁,故名為⋯
區域
───赤馬村
目前顯示第
1-12
座石滬資訊(共136座)
第
1
頁
第06頁
第11頁
其他石滬規格清單
石滬總長(266)
滬堤高度(1)
左伸腳長(133)
右伸腳長(135)
腳路長度(27)
左滬房長(4)
右滬房長(4)
中伸腳長(9)
岸仔長度(19)
滬岸長度(32)
滬碇長度(7)
滬牙長度(5)
Copyright ©離島出走|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isle.tra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