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weir.info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
查詢
關於我們|
About Us
澎湖石滬地圖|
Map of Stoneweirs
石滬旅遊|
The Themed Tours of the Stone Weirs
──
單點行程
The Themed Tours
──
教育課程
The Marine Education
石滬知識|
The Knowledge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用語
The Terminology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結構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工法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 Weirs
──
石滬諺語
The Proverbs about Stone Weirs
石滬紀錄|
The Records of the Stone Weirs
──
弧形滬
The Arc Stone Weir
──
單滬房石滬
The Single Pool Stone Weirs
──
複數滬房石滬
The Multiple Pools Stone Weirs
──
未辨識石滬
The Unidentified Stone Weirs
臉書專頁|
Facebook
離島出走官網|
isle.travel
返回首頁
石滬總長|排序清單
Ranking List of Stoneweirs
資訊排序方式
從大到小排序
Descending Orders
從小到大排序
Ascending Orders
石滬之
「石滬總長」
排序清單
(從大到小)
石滬紀錄
弧形滬
青箍礁
Tshenn-khoo-ta
排序|第157名
石滬總長|241 m
吉貝村青箍礁滬是一口弧形滬,因建在名為「青箍礁」的礁岩上,故名為青箍礁滬,青箍礁滬的滬體結構尚稱完整,僅左滬彎有些許崩塌。 過去文獻會將此滬紀錄為「青蚵礁」、「青課礁」等,但經本工作室訪談在地耆老謝銘受師傅,確認其臺語發音後正名為「青箍礁⋯
排序|第157名
石滬總長|241 m
吉貝村青箍礁滬是一口弧形滬,因建在名為「青箍礁」的礁岩上,故名為青⋯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外勢
Gōa-sì
排序|第158名
石滬總長|237 m
池西村之外勢滬為一口弧形滬,為該處最靠外海的石滬,故名外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7月29日(農曆6月17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池西村外勢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部分滬堤尚稱完整。未來將進行更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
排序|第158名
石滬總長|237 m
池西村之外勢滬為一口弧形滬,為該處最靠外海的石滬,故名外勢滬。根據⋯
區域
───池西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紅塗仔
Âng-thôo-á
排序|第158名
石滬總長|237 m
吉貝村紅塗仔滬是一口弧形滬,因建在受風化呈暗紅色的礁岩上,故名為紅塗仔滬,紅塗仔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僅有些許崩塌,且滬內具有一個岸仔構造。 過去文獻多將此滬紀錄為「紅土仔」,但依照《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其正字應為「紅塗仔」。 內文編撰⋯
排序|第158名
石滬總長|237 m
吉貝村紅塗仔滬是一口弧形滬,因建在受風化呈暗紅色的礁岩上,故名為紅⋯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山仔北
Suann-á-pak
排序|第160名
石滬總長|232 m
吉貝村山仔北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山仔」的礁岩北方,故名為山仔北滬,山仔北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在右滬彎附近還有一條疑似改建的殘跡。 過去文獻多將此滬紀錄為「汕仔」,但依照《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其正字應為「山仔」。 內文編撰|⋯
排序|第160名
石滬總長|232 m
吉貝村山仔北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山仔」的礁岩北方,故名⋯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大坪
Tuā-pênn
排序|第161名
石滬總長|231 m
吉貝村大坪滬是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名為「大坪」的礁岩上,且最靠近海岸線,故名為大坪滬,大坪滬的滬體雖有部分崩塌,但尚稱完整,且滬內具有多個疑似岸仔構造的殘跡。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排序|第161名
石滬總長|231 m
吉貝村大坪滬是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名為「大坪」的礁岩上,且最靠近海岸⋯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門仔
Muî-á
排序|第161名
石滬總長|231 m
吉貝村門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兩個礁岩之間所形成的水門中,攔截缺口內的退潮水流,故名為門仔滬,門仔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僅有部分崩塌。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排序|第161名
石滬總長|231 m
吉貝村門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兩個礁岩之間所形成的水門中,攔⋯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滬仔頭(倒滬)
hō'-á-thâu
排序|第163名
石滬總長|228 m
紅羅村滬仔頭滬,又稱倒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17日(農曆4月3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滬仔頭滬的滬體結構完整,據受訪者洪振坤表示,紅羅村滬仔頭滬為其家族所持有,滬仔頭滬位處紅羅灣潮間帶內陸,又因大永水產公司在此⋯
排序|第163名
石滬總長|228 m
紅羅村滬仔頭滬,又稱倒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17日(⋯
區域
───紅羅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磚廳
Chng-thiaⁿ
排序|第164名
石滬總長|225 m
西衛里磚廳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7月14日(農曆6月12日,天氣晴,微風)進行空拍調查,發現西衛里磚廳滬除了滬房尚稱完整,其他部分多有崩塌,僅形體尚在。未來將進行更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
排序|第164名
石滬總長|225 m
西衛里磚廳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7月14⋯
區域
───西衛里
石滬紀錄
弧形滬
大坪頭
Tuā-pênn-thâu
排序|第165名
石滬總長|223 m
吉貝村大坪頭滬是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名為「大坪」的礁岩最外頭,故名為大坪頭滬,大坪頭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另外滬內具有一個岸仔構造,並與北礁坪仔滬之間有一條腳路構造連接。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排序|第165名
石滬總長|223 m
吉貝村大坪頭滬是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名為「大坪」的礁岩最外頭,故名為⋯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西倒閘仔
Tò-tsa̍h-á
排序|第166名
石滬總長|221 m
吉貝村西倒閘仔滬是一口弧形滬,因建在西崁瀨滬與龍尾潭仔滬之間,攔截缺口內的退潮水流,如同閘門般,故名為「倒閘仔」,又因吉貝村有兩口同名為「倒閘仔」的石滬,本工作室為作區分而加上方位識別,故名為「西倒閘仔」,西倒閘仔滬的滬體結構完整。 內文⋯
排序|第166名
石滬總長|221 m
吉貝村西倒閘仔滬是一口弧形滬,因建在西崁瀨滬與龍尾潭仔滬之間,攔截⋯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紗帽嵵
Se-bō-sî
排序|第167名
石滬總長|220 m
嵵裡里紗帽嵵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6月11日(農曆4月28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紗帽嵵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至於石滬沒落原因,尚需擇日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留下更多相關⋯
排序|第167名
石滬總長|220 m
嵵裡里紗帽嵵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6月11日⋯
區域
───嵵裡里
石滬紀錄
弧形滬
新滬仔
Sin-hō'-á
排序|第167名
石滬總長|220 m
赤崁村新滬仔為一口弧形滬,位於赤崁村北面海域的潮間帶,與滬體相對完整的赤崁村新滬的右伸腳相接。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7月30日(農曆6月28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新滬仔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
排序|第167名
石滬總長|220 m
赤崁村新滬仔為一口弧形滬,位於赤崁村北面海域的潮間帶,與滬體相⋯
區域
───赤崁村
目前顯示第
157-168
座石滬資訊(共286座)
第
14
頁
第01頁
第06頁
第11頁
第16頁
第21頁
其他石滬規格清單
滬房長度(153)
滬堤高度(1)
左伸腳長(153)
右伸腳長(155)
腳路長度(28)
左滬房長(7)
右滬房長(7)
中伸腳長(12)
岸仔長度(19)
滬岸長度(32)
滬碇長度(7)
滬牙長度(5)
Copyright ©離島出走|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isle.tra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