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weir.info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
查詢
關於我們|
About Us
澎湖石滬地圖|
Map of Stoneweirs
石滬旅遊|
The Themed Tours of the Stone Weirs
──
單點行程
The Themed Tours
──
教育課程
The Marine Education
石滬知識|
The Knowledge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用語
The Terminology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結構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工法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 Weirs
──
石滬諺語
The Proverbs about Stone Weirs
石滬紀錄|
The Records of the Stone Weirs
──
弧形滬
The Arc Stone Weir
──
單滬房石滬
The Single Pool Stone Weirs
──
複數滬房石滬
The Multiple Pools Stone Weirs
──
未辨識石滬
The Unidentified Stone Weirs
臉書專頁|
Facebook
離島出走官網|
isle.travel
返回首頁
滬房長度|排序清單
Ranking List of Stoneweirs
資訊排序方式
從大到小排序
Descending Orders
從小到大排序
Ascending Orders
石滬之
「滬房長度」
排序清單
(從大到小)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低勢仔尾
kē-sì/sī-á-bué
排序|第37名
滬房長度|98 m
吉貝村低勢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地勢較低,且位於該處石滬群的尾端,故名為「低勢仔尾」或「低序仔尾」,低勢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且部分左伸腳與左滬彎已被掩埋而消失。 依「澎湖的石滬」一書所載,低勢仔尾⋯
排序|第37名
滬房長度|98 m
吉貝村低勢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地勢較低,且位於該處石滬群的尾端,⋯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外滬
Guā-hōo
排序|第37名
滬房長度|98 m
吉貝村外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該處礁岩的最外面,故名為外滬,外滬的左伸腳與左滬灣緊貼著內滬的滬房與右伸腳,外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依「澎湖的石滬」一書所載,外滬在吉貝村被評為甲級石滬,是漁源豐碩的石滬⋯
排序|第37名
滬房長度|98 m
吉貝村外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該處礁岩的最外面,故名為外滬,外滬的⋯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新瀨仔南
Sin-luā-á-lâm
排序|第37名
滬房長度|98 m
吉貝村新瀨仔南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滿布礁岩的海域南邊,且較晚期所建造,故名為新瀨仔南滬,新瀨仔南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且右伸腳有一條腳路構造連接至舊瀨仔南滬的左伸腳。 依《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瀨⋯
排序|第37名
滬房長度|98 m
吉貝村新瀨仔南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滿布礁岩的海域南邊,且較晚期所⋯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親家
Chhin-ke
排序|第40名
滬房長度|97 m
北寮村之親家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親家滬的右伸腳連接到北寮村的番黍仔尾嶼,滬門開口正對著北寮村奎壁山。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親家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
排序|第40名
滬房長度|97 m
北寮村之親家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親家滬的右伸腳連接到北寮村的番黍仔尾嶼⋯
區域
───北寮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舊滬
Kū-hōo
排序|第41名
滬房長度|96 m
重光里舊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滬。舊滬的滬房構造尚稱完整,左右伸腳以及左右滬彎則是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 重光里礁棚發達,退潮後,淺坪直逼大倉島之南。在重⋯
排序|第41名
滬房長度|96 m
重光里舊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滬。舊滬的滬房構造⋯
區域
───重光里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外滬
Gōa-hō'
排序|第42名
滬房長度|95 m
後寮村外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後寮村北側海域。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9月7日(農曆7月28日,天氣晴,無風)進行空拍調查,發現外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剩基座還看得出形體。至於石滬沒落原因,尚需擇日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
排序|第42名
滬房長度|95 m
後寮村外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後寮村北側海域。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
區域
───後寮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海興
Hái-heng
排序|第42名
滬房長度|95 m
通梁村之海興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通梁村路路半洋。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6月13日(農曆4月30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海興滬的造型結構特殊,其左伸腳與左滬灣是從滬房中間位置向外延伸,看似從石滬的頭上長出伸腳,另外海⋯
排序|第42名
滬房長度|95 m
通梁村之海興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通梁村路路半洋。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
區域
───通梁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牛心灣外
Gû-sim-oan-gōa
排序|第44名
滬房長度|94.9 m
赤馬村之牛心灣外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赤馬村牛心山旁海灣,又較靠外側,故名為牛心灣外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9月12日(農曆8月14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赤馬村牛心灣外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
排序|第44名
滬房長度|94.9 m
赤馬村之牛心灣外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赤馬村牛心山旁海灣,又較⋯
區域
───赤馬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滬仔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5名
滬房長度|94 m
港仔村滬仔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滬仔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排序|第45名
滬房長度|94 m
港仔村滬仔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滬仔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
區域
───港子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低開礁
Kē-khui-ta
排序|第45名
滬房長度|94 m
吉貝村低開礁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開礁」的礁岩旁,且地勢較低,故名為低開礁滬,低開礁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左滬彎則被掩埋,右伸腳也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且部分左伸腳與左滬彎已⋯
排序|第45名
滬房長度|94 m
吉貝村低開礁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開礁」的礁岩旁,且地勢較低⋯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橫滬
No Translation
排序|第47名
滬房長度|91 m
講美村橫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橫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滬房尚稱完整,且在滬房內具有一個魚井構造,另外在左、右伸腳各發現有疑似改建過的痕跡,左滬彎還有一條因長期巡滬將珊瑚礁踏平而走出來的固定腳路。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排序|第47名
滬房長度|91 m
講美村橫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橫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滬房尚稱完整,且在⋯
區域
───講美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高勢仔尾
Kuân-sì/sī-á-bué
排序|第47名
滬房長度|91 m
吉貝村高勢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地勢較高,且位於該處石滬群的尾端,故名為「高勢仔尾」或「高序仔尾」,高勢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勢sì」與「序sī」的臺語發音相近,因此尚無法肯定其正確名稱,經訪談⋯
排序|第47名
滬房長度|91 m
吉貝村高勢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地勢較高,且位於該處石滬群的尾端,⋯
區域
───吉貝村
目前顯示第
37-48
座石滬資訊(共166座)
第
4
頁
第01頁
第06頁
第11頁
其他石滬規格清單
石滬總長(300)
滬堤高度(1)
左伸腳長(167)
右伸腳長(168)
腳路長度(28)
左滬房長(7)
右滬房長(7)
中伸腳長(12)
岸仔長度(19)
滬岸長度(32)
滬碇長度(7)
滬牙長度(5)
Copyright ©離島出走|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isle.tra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