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李明儒教授指導的「滬口普查」,澎湖的石滬共計有609口,以澎湖海岸線總長320公里來計算,平均一公里約有2口石滬,可以說澎湖群島密密麻麻的被石滬所包圍,在潮間帶廣闊的區域甚至會有數十口的石滬群並肩存在。
-
而早期澎湖的石滬作為一項地方特有產業,需向政府申請漁業權與繳納稅金,為辨識和區分石滬的漁場範圍,每一口石滬都會有各自的名字,命名大致上簡單且偏直覺性,原則也不脫離與該石滬相關的「人事時地物」,比較特別的是,石滬也有所謂的菜市場名,某些石滬名重複出現在不同的村落,如:大滬、舊滬、新滬等,另外也會有同一口石滬擁有數個不同名字的狀況,如:
通梁村的
過籃潭滬,在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被稱為菓林潭滬、
菓葉村的大滬,被
南寮村稱為外滬目仔等。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石滬名皆是臺語發音,轉譯成中文難免會有選字上的差異,且歷經長期下來的口耳相傳也可能會有發音上的偏誤,二是同一口石滬在不同村落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同而產生的不同名稱。
-
1999年洪國雄老師所著澎湖的石滬一書,已將澎湖石滬的命名原則作了詳盡的分類與解說,故本澎湖石滬資料庫也將沿用以下命名原則:地形狀況、底質狀況、地理位置、附近地名、建滬時間、石滬形狀、底棲生物、漁獲種類、特別功能、行程難度、人為地物、所有人名、持股份數、抽籤順序、生活習慣、持股關係等。
-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
-
石滬也像人一樣,每一口都有一個名稱,以供人們辨認。目前
吉貝村還有痕迹可尋而且叫得出名字的石滬約有81口,其中大多是根據石滬附近陸上的小地名或島礁的名稱,再配合相關的時間、方位和相對位置來命名的,也有少部份的石滬就直挼以它所在位置的底質、地形、生態等特色或特殊功能等來稱呼。
-
吉貝村沿岸有西崁山、西方海灣(西灣)、內溝、澇灣仔(在東岸)等小地名;因此就產生了崁東滬、西崁瀨仔滬、西灣滬、
內溝滬、澇灣仔滬等石滬名稱。島嶼外緣的玄武岩海蝕平台,澎湖人多習稱為「坪」,吉貝人則稱某一小區域的海蝕平台為「坪」,位在坪附近的石滬就分別有大坪滬、大坪頭滬、焦坪滬、外坪仔滬、坪仔後滬、坪仔北滬、焦坪仔滬、西角坪仔滬等名稱;而灘岩則稱多為「汕仔」,因此也有稱為汕仔北滬、汕仔南滬、汕仔尾滬等石滬。
-
至於坪外圍的沉水礁石,吉貝人則把成堆高起的稱為「礁」,成帶狀的稱為「瀨仔」(音lua1–a2),整片的稱為「瀨仔」(音lua5–a2),有過路功用的則稱為「瀨仔」(音lua3–a3)。因此就有以礁命名的糞尾門滬、糞尾礁滬、青蚵礁滬、奶頭仔礁滬、烏礁滬、印仔腳滬、雞母礁前滬、高開礁滬、低開礁滬、東礁仔尾滬、礁仔尾滬等石滬(長岸東滬也可以算是這一類),也有以各種「瀨仔」命名的瀨仔滬、新瀨仔南滬、舊瀨仔南滬、過瀨仔滬、西崁瀨仔滬等石滬。
-
有珊瑚礁分佈的海域,吉貝人多習稱為「躐仔」,珊瑚礁附近海水比較深的水域稱為「葱仔溝」,珊瑚碎屑堆積成的沉水砂洲則稱「巃仔」。因此有新躐仔滬、舊躐仔滬、躐的滬、西溝仔滬、溝仔尾滬、巃尾滬等石滬。
-
而更外圍比較深的水域,則有的稱為「洋」,有的稱為「流」,有的稱為「潭仔」,所以才有大半洋滬、沙潭仔滬、巃尾滬、潭仔滬等石滬名稱。
-
有些石滬則分別以當地特殊的底質、生態來命名,例如蝦紗滬、
蚵仔窟滬、砂滬仔滬、白沙仔滬、紅土仔滬、深尾滬、潦滬、硓𥑮滬仔滬、深滬、粗石滬等都是。有部份石滬的名稱則和上述的空間元素無關,而是直接以方位、相對位置或時間先後來命名的,例如外滬、內滬、新填的滬、高勢仔尾滬、低勢仔尾滬、倒閘滬、
倒塞仔滬、中滬、東滬仔、就滬頭滬、西角滬、西角大滬、低西尾滬等就是。也有少數是直接以石滬的形狀、特性及其附屬功能而命名的,分別有騎腰仔滬、旗杆夾滬、畚箕滬、四節仔滬、船仔頭滬、船頭滬、探滬仔等7口。
-
資訊引用|吉貝石滬記憶圖像,林文鎮,2006
-
地形狀況
-
瀨:
後寮村的瀨頂滬、瀨仔尾滬,通樑村的
瀨口滬、
瀨腰滬,
吉貝村的瀨仔滬,指潮間帶出現高低起伏的岩礁地形。
-
巃:
沙港村的巃仔尾滬,
吉貝村的巃尾滬、巃尾潭仔滬、巃仔尾滬,巃仔係指枝狀珊瑚的碎屑,巃仔尾則是含有很多珊瑚碎屑的砂嘴(或稱砂尾)。
-
坪:
沙港村坪仔滬,港子村海尾坪滬,大倉村北坪滬、北坪尾滬,
通梁村躐坪滬、小池角
坪腳滬,
後寮村東坪滬,指礁棚。
-
礁:後寮順風礁、
嘴礁滬、鸚哥礁滬,鳥嶼村新礁滬,礁仔凹滬,
合界村大礁滬,
吉貝村雞母礁滬,指較大型的礁石。
-
汕:鳥嶼村西汕仔滬、
南寮村汕滬、
吉貝村汕仔南滬、汕仔北滬、汕仔尾滬,指珊瑚碎屑或砂礫聚集的地方。
-
潭:
竹灣村潭頭滬、內潭滬、外潭滬、新潭滬、中潭滬、
大潭滬,
北寮村大潭滬、通樑村
過籃潭滬,小
赤崁村潭仔滬,指凹地或窟。
-
底質狀況
-
湖西村的
蔥滬因多硓𥑮蔥枝狀珊瑚,
後寮村的爛土滬因多爛泥,
吉貝村的紅土滬因多紅泥,
龍門村沙滬、烏崁里沙滬、
南寮村沙滬、通樑村沙滬、
後寮村白沙滬、
吉貝村白砂仔滬、
砂河仔滬多白砂、
吉貝村多硓𥑮滬仔滬多硓𥑮,
吉貝村粗石滬多大石。
-
地理位置
-
西衛里埕方滬取其位置最北頂風之意、
嵵裡里內滬、外滬,後寮外滬,
西衛里南培仔東滬、南培仔西滬,
安宅里頂滬、
下滬、湖西村東滬、西滬,
合界村東角滬、西角滬,鳥嶼村內新滬、外新滬,
紅羅村內港口滬、
外港口滬,
吉貝村險礁東滬、西滬,
大池村內厚殼滬、
外厚殼滬,通樑村
北面滬、南面滬、
北腰滬、
南腰滬,小池角內門囗滬、外門囗滬、
外垵村北勢滬、南勢滬、東滬、西滬,
風櫃里蛇頭西滬,
南寮村北滬,鳥嶼村鐘滬內滬、鐘滬外滬。
-
附近地名
-
西衛里堀口滬,
赤崁村鎮龍礁滬,小池角
倒鼻頭滬、
鼻仔滬、燭台滬,
赤馬村海鼠仔滬、鱠仔鼻頭滬、牛心灣內外滬,
風櫃里蛇頭西滬,將軍嶼金瓜仔滬,
吉貝村落灣仔滬、大坪滬,
南寮村葛仔尾滬。
-
建滬時間
-
重光里舊滬、新滬,
西衛里舊滬、新滬,
吉貝村新填仔滬、新瀨仔南滬、舊瀨仔南滬、西完滬、新蹋仔滬、舊蹋仔滬、新滬、舊滬,
二崁村舊滬、新滬,
西衛里、
中屯村、
沙港村新滬。
-
石滬形狀
-
龍門村雙月眉滬,
菓葉村月眉滬,
瓦硐村月眉滬,
合界村布袋滬,
赤崁村西樵仔滬,
吉貝村畚箕滬、騎腰仔滬、旗杆夾滬、奶頭滬,小池角雙頭國滬,
西衛里、
山水里破滬,
風櫃里大个滬,七美鄉
雙心石滬。
-
底棲生物
-
內垵村鐘螺滬多鐘螺,
吉貝村蝦紗滬多蝦草,因而命名。
-
漁獲種類
-
龍門村垵米滬多奧奈鑽嘴魚,
大池村厚殼滬多雀鯛科的厚殼仔魚,
赤崁村的
狗母滬,
龍門村的烏仔滬,
沙港村的青嘴溝滬多青嘴龍占的幼魚,小
赤崁村的三日仁空滬原意是指三十年捕魚空空,即沒有漁獲之意。
-
特別功能
-
吉貝村的探滬仔滬係位於「瀨仔礁」附近,漁民先到探滬仔滬這口石滬一探,就可獲知附近其他石滬有無魚蹤,瀨仔礁可當臨時碼頭,緊臨瀨仔礁的石滬易於泊船,故稱為船仔頭滬,
通梁村船頭滬也有類似功能,鳥嶼村的後碼滬常見有船隻泊靠,烏崁里的洗魚窟滬即因常在此地清洗魚體而命名。
-
行程難度
-
大倉村倒埕滬是指容易到達,船垵滬是指船泊靠容易,湖西村的
查某滬是指建滬地點較近,女人也可以參加修造,
巡滬也因路途不遠而很方便。
-
人為地物
-
大倉村的門口滬建在漁港之外,近如自家門口,員貝村、小門村的宮口滬建在村廟附近,
通梁村客公滬附近有客公廟、
風櫃里宮口滬附近有三官廟。
吉貝村的門前滬。
-
所有人名
-
鼎灣村的
炎竹滬,鳥嶼村有標仔滬、網仔滬、修仔滬、自仔滬、吳媽諒滬、草埔仔滬、珠仔滬、賴仔滬,
大池村有尚仔滬、
光晏滬,
外垵村姓盧滬、南寮里天章滬,
五德里大城滬。
-
持股份數
-
南寮村伍份仔滬,即因有趙姓五人持股共伍份而命名。
-
抽籤排序
-
龍門村三口石滬,即龍門一號滬,龍門二號滬、龍門三號滬。
-
生活習慣
-
講美村吃菜滬仔滬即因興建石滬的陳姓先祖為吃菜人(茹素),因此取名為菜滬。
-
持股關係
-
岐頭村的父子滬,此滬係由郭家五世(雅、俊)和六世(玉為、光武、玉鄰、光陰、玉使)兩代共同填造,父子通力合作而完工,故稱父子滬。
-
資訊引用|澎湖的石滬,洪國雄,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