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weir.info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
查詢
關於我們|
About Us
澎湖石滬地圖|
Map of Stoneweirs
石滬旅遊|
The Themed Tours of the Stone Weirs
──
單點行程
The Themed Tours
──
教育課程
The Marine Education
石滬知識|
The Knowledge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用語
The Terminology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結構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工法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 Weirs
──
石滬諺語
The Proverbs about Stone Weirs
石滬紀錄|
The Records of the Stone Weirs
──
弧形滬
The Arc Stone Weir
──
單滬房石滬
The Single Pool Stone Weirs
──
複數滬房石滬
The Multiple Pools Stone Weirs
──
未辨識石滬
The Unidentified Stone Weirs
臉書專頁|
Facebook
離島出走官網|
isle.travel
返回首頁
石滬材料列表
Material of Stoneweirs
澎湖石滬|造滬材料
玄武岩
|227
Basalt
硓𥑮石
|20
Corel Stone
不明
|8
Unknown
以下為造滬材料包含
「玄武岩」
之石滬
石滬紀錄
弧形滬
發西
Hoat-sai
通梁村之發西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9月7日(農曆7月28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發西滬的滬體結構完整,無明顯崩塌處,不論是現勘或進行空拍攝影,滬形皆清晰可見,另外在滬內有兩個岸仔構造,2019年10月3⋯
通梁村之發西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9月7日(農曆7月28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發西滬的滬體結構完整,無明顯崩塌處,不論是現勘或進行空拍攝影,滬形皆清晰可見,另外⋯
區域
───通梁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伍份仔
Gō'-hun-á/e
南寮村之伍份仔滬為一口弧形滬,因股份共分南寮趙姓五人,故名伍份仔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伍份仔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
南寮村之伍份仔滬為一口弧形滬,因股份共分南寮趙姓五人,故名伍份仔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伍份仔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
區域
───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月眉
Goe̍h/ge̍h-bâi
南寮村月眉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月眉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留下更多⋯
南寮村月眉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月眉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
區域
───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東旁(天章滬)
Tang-pông
南寮村之東旁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東旁滬的滬體結構完整,不論是實際現勘或空拍,滬形皆清晰可見。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
南寮村之東旁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東旁滬的滬體結構完整,不論是實際現勘或空拍,滬形皆清晰可見。未來將進行詳盡⋯
區域
───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葛仔尾(結仔尾)
Kat-á-bóe/bé
南寮村葛仔尾滬為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南寮村結仔尾頂,故名葛仔尾滬(結仔尾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葛仔尾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
南寮村葛仔尾滬為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南寮村結仔尾頂,故名葛仔尾滬(結仔尾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葛仔尾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
區域
───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北滬
Pak-hō'
北寮村之北滬為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北寮村番黍仔尾嶼的北方,故名北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北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
北寮村之北滬為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北寮村番黍仔尾嶼的北方,故名北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北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
區域
───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南滬
Lâm-hō'
北寮村之南滬為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北寮村番黍仔尾嶼的南方,故名南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南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
北寮村之南滬為一口弧形滬,因位於北寮村番黍仔尾嶼的南方,故名南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南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
區域
───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大潭
Tōa-thâm
北寮村之大潭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大潭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留下更多相關⋯
北寮村之大潭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大潭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
區域
───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新記(豆汐)
Sin-kì
北寮村之新記滬為一口弧形滬,又稱豆汐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新記滬僅左滬彎部分崩塌,其他部分尚稱完整。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
北寮村之新記滬為一口弧形滬,又稱豆汐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新記滬僅左滬彎部分崩塌,其他部分尚稱完整。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
區域
───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白沙滬
Pe̍h-soa
北寮村之白沙滬為一口弧形滬,位於北寮村番黍仔尾嶼的東南方。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1日(農曆4月17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白沙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
北寮村之白沙滬為一口弧形滬,位於北寮村番黍仔尾嶼的東南方。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1日(農曆4月17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白沙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
區域
───北寮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月眉
Goe̍h/ge̍h-bâi
菓葉村之月眉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27日(農曆4月13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月眉滬的右側滬堤尚稱完整,其他部分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
菓葉村之月眉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27日(農曆4月13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月眉滬的右側滬堤尚稱完整,其他部分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
區域
───菓葉村
石滬紀錄
弧形滬
深滬
Chhim-hō'
菓葉村之深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深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滬堤外側還另外發現一條石堤殘跡,疑似為未辨識石滬。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
菓葉村之深滬為一口弧形滬。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5月30日(農曆4月16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深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滬堤外側還另外發現一條石堤殘跡,疑似為未辨識⋯
區域
───菓葉村
目前顯示第
85-96
座石滬資訊(共227座)
第
8
頁
Copyright ©離島出走|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isle.tra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