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weir.info
|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
查詢
關於我們|
About Us
澎湖石滬地圖|
Map of Stoneweirs
石滬旅遊|
The Themed Tours of the Stone Weirs
──
單點行程
The Themed Tours
──
教育課程
The Marine Education
石滬知識|
The Knowledge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用語
The Terminology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結構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工法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one Weirs
──
石滬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 Weirs
──
石滬諺語
The Proverbs about Stone Weirs
石滬紀錄|
The Records of the Stone Weirs
──
弧形滬
The Arc Stone Weir
──
單滬房石滬
The Single Pool Stone Weirs
──
複數滬房石滬
The Multiple Pools Stone Weirs
──
未辨識石滬
The Unidentified Stone Weirs
臉書專頁|
Facebook
離島出走官網|
isle.travel
返回首頁
石滬持股方式
Share of Stoneweirs
澎湖石滬|持股方式
血緣
|192
地緣
|136
不明
|89
宮廟
|23
圖文顯示
地圖顯示
若地圖未正常顯示,請按下
此按鈕
持股方式包含
「地緣」
之石滬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舊塌仔
Kū-lap-á
吉貝村舊塌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有凹窟的潮間帶,且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塌仔滬,舊塌仔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滬內也可以看見取代其功能的立竿網,與一條疑似改建的殘跡,另⋯
吉貝村舊塌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有凹窟的潮間帶,且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塌仔滬,舊塌仔滬的滬體嚴重崩塌、石材散落消失,僅基礎的形體尚在,滬內也可以看見取代其功能的立竿網,與一條疑似改建的殘跡,另⋯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舊瀨仔南
Kū-luā-á-lâm
吉貝村舊瀨仔南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滿布礁岩的海域南邊,且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瀨仔南滬,舊瀨仔南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滬房旁有一個岸仔構造,左伸腳有一條腳路構造連⋯
吉貝村舊瀨仔南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位於滿布礁岩的海域南邊,且較早期所建造,故名為舊瀨仔南滬,舊瀨仔南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滬房旁有一個岸仔構造,左伸腳有一條腳路構造連⋯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船仔頭
Tsûn-á-thâu
吉貝村船仔頭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早期吉貝先民停泊船隻的地點,故名為船仔頭滬,船仔頭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左滬彎尚稱完整,而在右滬彎有一條腳路構造。 依「澎湖的石滬」一書所載,船仔頭滬在吉貝村被⋯
吉貝村船仔頭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早期吉貝先民停泊船隻的地點,故名為船仔頭滬,船仔頭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左滬彎尚稱完整,而在右滬彎有一條腳路構造。 依「澎湖的石滬」一書所載,船仔頭滬在吉貝村被⋯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西溝仔
Sai-kau-á
吉貝村西溝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靠近向西邊的深溝,故名為西溝仔滬,西溝仔滬的滬體結構完整,滬房兩側都有魚井,滬門底下有滬碇,另外在左滬彎有一條疑似腳路的殘跡連接至舊塌仔滬的右滬彎。 內文編撰|離島⋯
吉貝村西溝仔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靠近向西邊的深溝,故名為西溝仔滬,西溝仔滬的滬體結構完整,滬房兩側都有魚井,滬門底下有滬碇,另外在左滬彎有一條疑似腳路的殘跡連接至舊塌仔滬的右滬彎。 內文編撰|離島⋯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西礁仔尾
Sai-ta-á-bué
吉貝村西礁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該處礁岩的最尾端,名為「礁仔尾」,又因吉貝村有兩口同名為「礁仔尾」的石滬,為作區分而加上方位識別,故名為「西礁仔尾」。西礁仔尾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左滬彎尚稱完⋯
吉貝村西礁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該處礁岩的最尾端,名為「礁仔尾」,又因吉貝村有兩口同名為「礁仔尾」的石滬,為作區分而加上方位識別,故名為「西礁仔尾」。西礁仔尾滬的滬體有多處崩塌,僅左滬彎尚稱完⋯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雞母礁前
Ke-bó-ta-tsîng
吉貝村雞母礁前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雞母礁」的礁岩前面,故名為雞母礁前滬,雞母礁前滬因受砂砱掩埋,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吉貝村雞母礁前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建在名為「雞母礁」的礁岩前面,故名為雞母礁前滬,雞母礁前滬因受砂砱掩埋,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1⋯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高勢仔尾
Kuân-sì/sī-á-bué
吉貝村高勢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地勢較高,且位於該處石滬群的尾端,故名為「高勢仔尾」或「高序仔尾」,高勢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勢sì」與「序sī」的臺語發⋯
吉貝村高勢仔尾滬是一口單滬房石滬,因地勢較高,且位於該處石滬群的尾端,故名為「高勢仔尾」或「高序仔尾」,高勢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勢sì」與「序sī」的臺語發⋯
區域
───吉貝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西頭滬
Sai-thâu
潭邊村西頭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潭邊村魟尖的潮間帶。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7月26日(農曆6月14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潭邊村西頭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另外,在潭邊村港滬與西頭滬⋯
潭邊村西頭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潭邊村魟尖的潮間帶。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7月26日(農曆6月14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潭邊村西頭滬的滬體結構完整,另外,在潭邊村港滬與西頭滬⋯
區域
───潭邊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漥內
Uá-lāi
沙港村漥內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可能因建在低漥的地形或較靠內側,而被稱為「漥內」或「倚內」,尚無法以臺語發音肯定其正確名稱。沙港村漥內滬的滬體結構完整,且在滬房內具有一個魚井、一個石階與兩個滬井仔構造。⋯
沙港村漥內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可能因建在低漥的地形或較靠內側,而被稱為「漥內」或「倚內」,尚無法以臺語發音肯定其正確名稱。沙港村漥內滬的滬體結構完整,且在滬房內具有一個魚井、一個石階與兩個滬井仔構造。⋯
區域
───沙港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炎竹
Iām-tek/tiok
沙港村炎竹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此石滬的命名是來自於建造此石滬者的人名,炎竹滬於沙港東漁港南面的海域,也在西溪漁港的正對面,之間相隔著航道位。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6月30日(農曆5月28日,天氣⋯
沙港村炎竹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此石滬的命名是來自於建造此石滬者的人名,炎竹滬於沙港東漁港南面的海域,也在西溪漁港的正對面,之間相隔著航道位。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6月30日(農曆5月28日,天氣⋯
區域
───沙港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龍仔尾
No Translation
沙港村龍仔尾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龍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龍lîng」與「砱lîng」的澎湖腔臺語發音相同,因此尚無法肯定其正確名稱,經訪談在地耆老與整理歷史文⋯
沙港村龍仔尾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龍仔尾滬的滬體幾近消失,僅勉強看得出有經人為排列的石塊殘跡。 「龍lîng」與「砱lîng」的澎湖腔臺語發音相同,因此尚無法肯定其正確名稱,經訪談在地耆老與整理歷史文⋯
區域
───沙港村
石滬紀錄
單滬房石滬
新滬
Sin-hō'
西溪村新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紅羅村衛生掩埋場旁的海域。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6月30日(農曆5月28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新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是西溪村三口⋯
西溪村新滬為一口單滬房石滬,位於紅羅村衛生掩埋場旁的海域。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6月30日(農曆5月28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新滬的滬體幾近崩塌,僅勉強看得出形體,是西溪村三口⋯
區域
───西溪村
目前顯示第
97-108
座石滬資訊(共136座)
第
9
頁
Copyright ©離島出走|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isle.tra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