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石滬  
沙港村水窟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水窟

Chúi-khut

石滬健康度

 369 / 82 
滬房滬門伸腳滬彎魚井腳路岸仔內櫃滬牙滬碇石階
地緣( 4份 )
李皆在、李增賀、李增軒、李明福
規格資訊
石滬總長|329公尺( 266座 ⁄ 第89名 )滬房長度|81公尺( 136座 ⁄ 第45名 )左伸腳長|85.5公尺( 133座 ⁄ 第108名 )右伸腳長|142.5公尺( 135座 ⁄ 第69名 )

沙港村水窟滬為一口複數滬房石滬,具有兩個滬房,位於沙港東漁港旁。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9年7月12日(農曆6月10日,天氣晴,微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水窟滬的滬體雖有多處崩塌,但形體尚稱完整。未來將進行詳盡的文史調查並前往與村民進行訪談記錄,期盼能為此石滬,留下更多相關的資訊與記錄。
-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
-
沙港村北面海域是本澎湖縣珊瑚淺坪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南北側綿延超過5公里以上,建滬自有其地理環境先天上的優越條件。沙港村民善用此天賦的本錢,自沙港村將軍宮之東向北經東村漁港、中途塔,沿著沙港村溺谷的港墘一路向北方延伸至員貝嶼東南方海域稠密建滬攔魚,此區石滬開口大多向西方,過員貝嶼後,經草嶼之西方,急轉南下,橫跨湖西、白沙鄉界,直驅雁情嶼之北而止,此區石滬開口大多向東方,此兩條石滬縱帶之間即為澎湖最知名,全長4600公尺的海底第一步道區。
-
沙港村所建的23口石滬皆屬有滬房,其中的水窟滬、舂臼仔南滬、長岸東滬、餒後滬、凹尾滬、嶼仔西滬等六口是雙滬房石滬,餒後滬、嶼仔西滬、長岸東滬更是500公尺以上的大滬,其它17口皆為單滬房石滬。其中的後壁滬離岸最近。
-
由石滬的持股情形來看,血緣組合極為明顯,水窟滬為李氏,後壁滬、舂具仔南滬為歐姓,嶼仔西滬為朱姓(沙港朱姓),坪仔滬則有陳、朱、王(西遼)、戴、薛(中寮),其它各石滬大多屬於陳姓(沙港陳姓)。民國39年(西元1950年),軍人大肆破壞石滬、全沙港村各石滬幾乎無一倖免,因漁獲量不佳,目前仍大多完整。
-
資訊引用|澎湖的石滬,洪國雄,1999
資訊聲音檔案|
Sound File(s)
沙港村水窟滬的漁業免許狀記載事項案,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分類臺灣總督府檔案  
沙港村水窟滬的漁業免許狀記載事項案,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沙港村水窟滬的府報公告案,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分類臺灣總督府檔案  
沙港村水窟滬的府報公告案,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沙港村水窟滬的復命書,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分類臺灣總督府檔案  
沙港村水窟滬的復命書,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沙港村水窟滬的特別漁業免許願,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分類臺灣總督府檔案  
沙港村水窟滬的特別漁業免許願,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沙港村水窟滬的漁場見取圖,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分類臺灣總督府檔案  
沙港村水窟滬的漁場見取圖,收錄於典藏號00006425001,蔡祥外漁業免許狀交付(澎湖廳),大正六年(1917年)十五年保存第三十七卷
影像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沙港村水窟滬。
影像分類石滬  
沙港村水窟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沙港村水窟滬。
影像分類石滬  
沙港村水窟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沙港村水窟滬的左滬房。
影像分類滬房滬房是什麼?  
沙港村水窟滬的左滬房。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沙港村水窟滬的左滬房。
影像分類滬房滬房是什麼?  
沙港村水窟滬的左滬房。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