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未辨識石滬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山水里無名滬(2)

No-Name Stone Weir of San-suí Village

石滬健康度

 369 / 208 
南40度西

山水里無名滬(2)為一口弧形滬,位於海翁灣旁。根據離島出走團隊於2018年8月25日(農曆7月15日,天氣晴,無風)親自前往踏查記錄,發現山水里無名滬(2)的滬體嚴重崩塌,幾近消失。因此口石滬在過去澎湖石滬調查的文獻中,查無此口石滬資料,故本工作室暫時列為未辨識石滬之類別。待日後將進行與村民訪談記錄,查證此口石滬真實身份。期盼能為此石滬,留下更多相關的資訊與記錄。
-
未辨識石滬,是指無法被辨識與歸類之石滬,由離島出走工作室定義,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之石滬便稱之為未辨識石滬。一,具有明顯石滬特徵之遺跡,未有過調查與文獻紀錄。二、具有明顯石滬特徵之遺跡,但難以與現有紀錄比對核實名稱,如:同一處石滬群數量過多,但紀錄有所缺漏或位置不夠精確等因素,導致無法一一核實個別石滬的名稱。三、明顯人為排列石塊之遺跡,但未有過調查與文獻紀錄或無法與現有紀錄比對核實名稱,如:原有石滬改建或未興建完成之石滬等。
-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
-
山水里的南面海域多沙,僅在東南方、西南方有零星的礁岩,所建的七口石滬都屬一百公尺上下的弧形石堤,位於山水里東南方的鳥嘴尾山水里深滬山水里畚箕滬山水里淺滬等三口連體石堤;在東方與鎖港里交界處的海翁灣鎖港里杭垵)有沙垵滬、破滬二口連體石堤;豎滬與燈火滬則位於山水里西南方井垵靶場南面海崖下及當地人俗稱的二落山下。
-
山水里民陳永春先生的說法,山水里附近的海岸線於十七、八年前,有採石商人在此大量採砂,基於「動平衡」的原理,海底基面的沙石或露頭或移位,造成環境改變、致使山水里南面的黃金沙灘短少近百公尺,鎖港里海翁灣的沙灘完全消失,間接也影響到石滬的漁獲量,尤以燈火滬損壞最為嚴重,幾乎形成一口「啞吧」滬。除了採沙外,滬體本身的設計略有缺失(如山水里深滬伸腳太短,山水里畚箕滬的滬堤過高,集魚效果欠佳)也導致魚群無法入滬,漁獲當然減少。
-
目前僅山水里深滬保持尚稱完整,其餘六口石滬或倒塌或幾乎消失都已無人問津,各石滬的持股情形也因年代久遠無從查考,僅略知沙垵滬、破滬的持股人為陳氏。山水里的石滬產業也許有過一段他們自以為是的輝煌歷史,歷史雖可以緬懷但卻無法再重演。
-
資訊引用|澎湖的石滬,洪國雄,1999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分類未辨識石滬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分類未辨識石滬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分類未辨識石滬  
山水里無名滬(2)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