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石滬群  
此影像為池西村石滬群,為全縣石滬數量第二多的村落,僅有一口單滬房石滬虎目滬,建造時間相較於其它弧形滬是全村最年輕的石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曾宥輯

石滬的型態與演進

The Evolution of the Forms of the Stone Weirs

資訊位置
未指定
資訊新增
離島出走
閱讀時間
約6分

吉貝村居民通常都會依石滬的地理位置把距離海岸比較近,退潮時水深在1公尺以內的石滬稱為「淺滬」或「高頂滬仔」;而把離海岸比較遠,退潮時水深還有1.5公尺以上的稱為「深水滬」。但是在構造上,無論是淺滬仔還是深水滬,都有簡單型(俗稱為「籠仔圈」)和有滬房的兩種類型。
-
淺滬仔大多是簡單型的籠仔圈,有滬房的只有內溝滬、沙滬仔滬、東滬仔滬等少數幾口;深水滬則以有滬房的石滬居多,只有瀨仔滬、西坪仔滬、深滬仔滬、大半洋滬等幾口是籠仔圈。
-
籠仔圈可以説是吉貝村石滬的原型,早期都只有一道弧形的滬堤,後來才因為經驗的不斷累積,而在滬堤裡頭增建一道俗稱為「岸仔」的矮堤,來縮小捕魚的水域。深水滬的籠仔圈則除了增建岸仔之外,還會根據個別石滬的需要而設置一些「滬牙」,以供滬主站在滬牙上面(不用下水)撈捕丁香魚或白鱙仔。
-
可能是基於增建了岸仔的籠仔圈,在集魚、捕魚上都有明顯改善的經驗,一些比較晚建的石滬就直接把滬堤中段或適當的部位,改成一個向外突出的集魚區,稱為「滬房」或「滬目」。滬房都設在石滬中海水比較深的地方,成楕圓形,開口(俗稱為「滬門」)須正對著海退潮時的流向,底下還要設一道沉水的門檻以防止魚兒逃出去,是整口石滬中最主要的捕魚區。而原來的滬堤則成為滬房的左右兩臂,俗稱為「伸腳」只剩下誘使魚兒隨著退潮的海水游進滬房的功能。這種有滬房的石滬大多設在海水比較深的地方,所以漁獲都比較好,因此大多會在滬房伸腳的交接處設一、兩個俗稱為「漁井」的坑洞,來暫時存放不方便隨身攜帶的大魚。
-
有些滬房裡海水太深的石滬,後來也援用籠仔圈的「岸仔」,來克服抓魚的因難。像「舊瀨仔南滬」、「礁仔尾滬」這兩口就把和伸腳交接處的部份滬房拆掉,改成一道比較低矮的岸仔;也就是在滬房裡再闢設一個海水比較淺的集魚區,以便把滬房裡的魚趕到岸的裡面去捕捉。而「船仔頭滬」和目斗嶼的「新滬」則在滬房裡增建有滬牙,讓滬主們站在上面撈捕丁香;只是前者只有兩支滬牙供當天的滬主專用,而後者則設有14支,供每位股東在同一個潮汐中使用。
-
吉貝村絕大部份的石滬都建在礁岩旁邊,滬堤多會有一端和礁岩相連,以便漁民上下滬堤。一般都稱石滬和礁相連的那一端為「滬頭」,另一端則稱為「滬尾」,滬尾的末端則要向內捲曲,才能減少游入石滬裡的魚再游出堤外的機會。一些建在離礁岩比較遠的石滬,就得在滬堤的某一端增建一道連接到礁岩或岸邊的矮堤(俗稱為「腳路」),以方便漁民通行。「印仔腳滬」這口有一端和礁石相連的石滬,則因為滬堤上的側風太強,而在滬堤內側增建了一道很長的「腳路」,來增加滬主巡滬的安全
-
資訊引用|吉貝石滬記憶圖像,林文鎮,2006
-
澎湖群島周圍有裾礁環抱,海洋資源豐饒,農業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農產無法自給自足,朝海洋發展當屬大勢所趨。全島居民有56%靠海田為生,在退潮時除了到礁棚從事魚貝採集之外,當然也會有設陷捕魚的思動。吉貝村石滬總數88口(據柯其便(吉貝柯姓)先生的說法實際應在百口左右),無論數量,密度均為全縣之冠,無論造滬、股份、修滬、管理、漁獲分配等各方面,都發展出一套因時因地制宜的有效制度或規約,今即以吉貝石滬為範例,說明石滬在形態上的演進過程。
-
一、鱟藤圍魚:
-
根據柯其便先生的說法,西崁山下的黑礁、紅土海域經常有魚群出現,傳說古時漁民在圍捕時為了劃定自己的捕魚區,便拔取長在岸邊的馬鞍藤,(當地人稱之為鱟藤)密編為籬以作為個人領域範圍的界線。雖然鱟藤也有攔魚的效果且泡浸海水十天不爛,但終不克持久,且遇強風大浪時即告飄流解體。漁民乃因而想到改以石材堆砌石垣較堅固耐用,「石」滬由此醞釀。
-
二、弧形石堤
-
以石材築成一個弧堤,滬體基地緊連島嶼陸塊或顯礁,不連接礁岸的滬堤末端則依魚類游動的慣性設計內彎的捲尾造形。若滬堤兩端皆未陸連,則取其近岸的一端建一“腳路”,以方便巡滬時可提早下海到石滬內作業。
-
三、增建滬牙
-
弧形石堤為石滬初創的原始型態,經過一段時日的使用之後,覺得輪巡的間隔太久(因股權傳承子孫後持分巡滬人數眾多),所以在19世紀以前又增建滬牙,如此一來,造滬的每一戶都可擁有一個專用的捕魚區,即非當日輪巡的滬主也可在滬牙區撈捕丁香,當然滬牙外的地區捕魚權仍歸當日巡滬滬主
-
四、改建滬房
-
在1945年以前陸續發展成有滬房的石滬,此種石滬離岸較遠,水位也較深,在小潮水時水深仍可及腰,作業不易,因此在弧堤中選擇一段較深的地方增建滬房(或稱滬目),魚群在入滬後,會游入滬房滬房圓徑較大者(如瓦硐村、鳥嶼村、赤馬村吉貝村)在百公尺以上,較小型者僅數十公尺、在此小範圍內捕魚當然也就可以用「甕中捉鱉」來形容了。
-
資訊引用|澎湖的石滬,洪國雄,1999
此張影像為大池村石滬群。
影像分類石滬群  
此張影像為大池村石滬群。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曾宥輯
此張影像為後寮村到通梁村之間的石滬群。
影像分類石滬群  
此張影像為後寮村通梁村之間的石滬群。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此張影像為吉貝村石滬群。
影像分類石滬群  
此張影像為吉貝村石滬群。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曾宥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