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本團隊在進行海洋教育課程時,在滬房發現一對成鱟,不論是當地孩童或是修復匠師皆相當驚喜,是此口石滬滬房修繕完成後第一次入滬的的漁獲,觀察完便立即放離石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石滬漁獲

The Catches

資訊位置
未指定
資訊新增
離島出走
閱讀時間
約8分

1850年代,澎湖的石滬正值蓬勃發展,在台灣的機械船隻、現代漁法尚未興起之前,石滬是在澎湖取得大量漁獲的重要謀生工具,直至1950年,澎湖石滬的漁獲量甚至佔了全澎湖縣總漁獲產值的近八成。
-
石滬是倚靠潮汐漲退來圍困魚群的漁法,其中還需要配合當地的地勢、水流、漁場等因素,石滬最主要的捕獲目標是經濟性魚種或是會一次性大量入滬的魚群,所以比較常見的漁獲多為洄游性魚類,如:紅甘鮸魚煙仔臭肚臭肉丁香鱙仔學仔等;常見的頭足類則有:柔魚烏賊等。
-
澎湖的石滬也因玄武岩有稜有角的特性,造就石頭與石頭的疊砌之間留有大小不一的孔縫,可供底棲性魚類與螺貝類進駐棲息,因此也常見,如:錢鰻石斑、鐘螺、紅螺、畚箕螺、珠螺、生蚶等。
-
另外澎湖的石滬也有一些不算主要漁獲但偶有紀錄的魚種,如:河魨馬鞭魚魟魚鯊魚海龜、鯨魚等。以下詳細介紹各漁獲種類:
-
紅甘,學名為杜氏鰤Serioladumerili,澎湖常稱「竹午」,與臺灣同稱為「竹午」的「四指馬鮁」皆為常見食用魚。其主要棲息於較深的礁石區海域,偶而會游進近岸內灣區,主要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背部呈較為深色,腹部多為銀白色,體側具有一條黃色條紋。
-
鮸魚,學名為日本銀身鰔Argyrosomusjaponicas,為經濟價值較高的食用魚種,體長可達180公分以上,主要棲息於河川下游、河口區、礁石區、海灘區及較深的水域,以魚、、蟹及蠕虫等等底棲生物為食,背部為銀灰色,腹部銀白色,俗語「有錢吃鮸,沒錢免吃」正是此類魚種價高味美的體現。
-
煙仔,學名為巴鰹Euthynnusaffinis,是常見食用魚,近海洄游鯖科魚類,體呈如炸彈般的紡錘型,故又稱「炸彈魚」,背部呈深藍色,有十餘條暗色斜帶,胸鰭腹鰭之間具3–4個黑色斑點。
-
臭肚,學名為褐臭肚魚Siganusfuscescens,又稱為「象魚」、「羊尾仔」、「盧尾仔」等,因澎湖各地區腔調不同而發音略有差異。棲息於熱帶平坦的水域或珊瑚礁區,以藻類及小型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食,體上方呈深褐色,腹部為白色,體表有許多圓形大小不一的斑點,背、腹鰭鰭尖銳且具毒腺,刺到使人感到劇痛。
-
臭肉,學名為小鱗脂眼鯡Etrumeusmicropus,澎湖常稱「臭肉鰮」,為常見食用魚,一般皆整群洄游於近海,以浮游動物為食,也是大型掠食性魚種的食物之一,背部深綠色,腹部為銀白色,背、胸、尾鰭都為淡淡的黃色,而澎湖人多作為醃漬品或燉煮食用。
-
丁香,學名為日本銀帶鯡Spratelloidesgracilis,常見食用魚種,一般為一整群洄游於潟湖及珊瑚礁區,以浮游動物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背部淺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灰白色;體側中部具一銀白色寬縱帶,活體體表會有藍色反光,背、尾鰭淡灰白色,生鮮可以川燙或油炸食用,一般多為乾製或醃漬出售。
-
鱙仔,學名為日本鯷Engraulisjaponicus,近海洄游性魚類,多於表層活動,以浮游動物為食,亦是許多大型魚類的食物之一,背部藍黑色,腹部銀白,體側具一青黑色的寬條紋,各鰭呈現半透明的顏色,多製成魚乾,炒辣椒或煮湯調味用。
-
學仔,學名為鶴鱵科Belonidae,體長而纖細,呈圓柱狀或側扁型,嘴延長如針,常見於溫、熱帶海域之表層洄游,背部為藍黑色,腹部銀白,性格兇猛且為肉食性,以小型魚類為食,魚體常有寄生蟲,因此多以熟食為主,也因其量多且食用價值平庸,因此價格較為低廉。
-
馬鞭,學名為康氏馬鞭魚,屬食用魚,嘴部延長像管子一樣,口部較小,尾鰭中央延長成尾絲。體表為淡綠或淡褐色,主要棲息於礁石區及礁沙混合區,以捕食小魚、甲殼動物與軟體動物等為食,為味美刺少之食用魚。
-
石斑,學名為石斑魚屬Epinephelini,為鮨科下的一屬,為常見食用魚,也是台灣主要養殖魚種,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點帶石斑魚」、「瑪拉巴石斑魚」、「玳瑁石斑魚」,體色多為深色及以複雜斑點錯綜,為底棲性魚種,多為夜行性魚種,白天棲息珊瑚礁或岩礁底部之孔穴中,夜間則在外覓食,兇猛且以以魚類、、蟹等為食,具有性轉變的特性,多為先雌後雄。
-
錢鰻,學名為鯙科Muraenidae,體呈圓柱狀且長如鰻魚,體表皮厚,且會分泌黏液,體色複雜且斑點密集,體表沒有鱗片,屬於夜行性魚類,大部分種類白天躲在珊瑚礁穴或岩塊下,僅頭部露出洞口,尾部捲縮在洞內,張口呼吸時即顯露出其銳利之牙齒,多半夜間出外掠食其他魚類,利用其如刀片般有時又內彎的牙齒,配合本身體軀似蛇般有力的扭曲力,獵物一旦被咬著則難以脫身由於皮膚厚且有黏液保護,使得它們能在珊瑚礁縫及岩縫中穿梭而不受傷,多數種類可食用,少數種類味美,亦可作為觀賞魚。
-
河豚,學名為六班二齒魨Diodonholocanthus,熱帶海洋底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海礁石區或砂質底,多以小型魚類、軟體動物、海膽、寄居蟹及螃蟹等無脊椎動物為食,背部為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部及側面有一些深色的斑塊,體表有許多棘刺,尤其頭部棘刺硬且長,受驚嚇時膨脹以威嚇掠食者,無毒,多為觀賞用途,但較少人食用,少數人會將棘刺拔除食用魚皮,如:涼拌河豚皮。
-
柔魚,學名為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lessoniana,可食用的頭足類,又稱為「軟絲」,身體兩側的鰭延伸到尾部,體內有寬大的透明角質內殼,棲息於溫暖的淺海礁岩區,會將白色香腸形的卵產在珊瑚分枝或海草之間,主要捕食魚類及、蟹類等無脊椎動物,平時體色為半透明體表有淺褐色,受驚嚇或刺激時會改變體色,肉質有彈性且鮮美,受大眾喜愛。
-
烏賊,學名為虎斑烏賊Sepiapharaonis,可食用的頭足類,又稱「目賊」、「墨魚」、「花枝」、「簡古」等,體內具有碳酸鈣質堅硬內殼,棲息於溫暖的淺海礁岩區或礁沙混合區,以小型魚類及、蟹類等無脊椎動物為食,表皮較厚,具有如老虎一樣的斑紋,因此而得名,與軟絲相比體型較為短胖,肉多較有彈性,亦受大眾喜愛。
-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
-
資訊引用|台灣魚類資料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本團隊在進行海洋教育課程時,在滬房發現一對成鱟,不論是當地孩童或是修復匠師皆相當驚喜,是此口石滬滬房修繕完成後第一次入滬的的漁獲,觀察完便立即放離石滬。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本團隊在進行海洋教育課程時,在滬房發現一對成鱟,不論是當地孩童或是修復匠師皆相當驚喜,是此口石滬滬房修繕完成後第一次入滬的的漁獲,觀察完便立即放離石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本團隊在進行海洋教育課程時,在滬房發現一對成鱟,不論是當地孩童或是修復匠師皆相當驚喜,是此口石滬滬房修繕完成後第一次入滬的的漁獲,觀察完便立即放離石滬。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本團隊在進行海洋教育課程時,在滬房發現一對成鱟,不論是當地孩童或是修復匠師皆相當驚喜,是此口石滬滬房修繕完成後第一次入滬的的漁獲,觀察完便立即放離石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滿載而歸的吉貝島巡滬者,魚簍內滿滿的丁香魚。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滿載而歸的吉貝島巡滬者,魚簍內滿滿的丁香魚。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滿載而歸的吉貝島巡滬者,魚簍內滿滿的丁香魚。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滿載而歸的吉貝島巡滬者,魚簍內滿滿的丁香魚。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困在滬房內的獅子魚。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困在滬房內的獅子魚。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困在滬房內的馬鞭魚。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困在滬房內的馬鞭魚。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困在滬房內的河魨。
影像分類石滬漁獲  
困在滬房內的河魨。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