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石滬  
嵵裡里紗內滬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楊馥慈

石滬類型

The Forms of the Stone Weirs

資訊位置
未指定
資訊新增
離島出走
閱讀時間
約5分

漁滬,是通稱在濱水區(溪、河、海)就地取材以黏土、木頭、竹子、石頭等個別材料,所建築之結構物。其目的是為了圍困魚群,限制其行動,並且方便人們可以進一步捕捉的陷阱式漁法。
-
漁滬是世界性共通的傳統漁法,在全球多國皆有文獻記載,而澎湖地區的漁滬則是使用石頭作為建材,故稱之為石滬。其原理是在潮間帶以石料堆砌成圓弧形的長堤,並透過潮汐漲退將洄游魚群圍困在此石堤範圍中,特別的是,因為澎湖潮間帶的廣闊與長年累月的發展下,澎湖的石滬為提高捕魚效率與方便巡滬人作業,而從中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型態與構造,如:滬房滬門岸仔魚井腳路等,在澎湖的每一口石滬為因應當地的地勢高低、水流方向、離岸遠近、石材條件、漁獲多寡等因素,而具備相對應的構造,因此每一口石滬的外型與樣態不盡相同。以下介紹澎湖石滬的主要三種型式:
-
弧形滬,又稱「淺滬」、「淺坪滬」、「籠仔圈」、「畚箕滬」、「高頂滬仔」、「弧形石堤」等。弧形滬是澎湖石滬的原型,是以石塊在潮間帶排列成弧形長堤,通常建於沿岸淺水區,離岸較近、範圍較小,在建造的選址上相對於有滬房的石滬而言,較無須考量水流、漁場等課題,是單純仰賴潮汐漲退的簡單型石滬。但隨著經驗與需求的發展下,弧形滬也衍生出相對應的構造,如:岸仔滬牙等;另外,在適合興建弧形滬的場域,通常會有數口弧形滬並肩相連,形同魚鱗,故又稱為「魚鱗狀石滬群」,如:西嶼大池村小池角等石滬群。
-
單滬房石滬,又稱「深滬」、「心型石滬」等。單滬房石滬是指具有一個滬房構造的石滬,除了圍困魚群之外,更多了誘導與集魚的功能。通常建於水位較深處,淺水區(潮間帶)與深水區(深溝)的交界,離岸較遠、範圍較大,配合著地勢起伏、水流方向、石滬構造的導引,有滬房的石滬一般漁獲量較好,也因此衍生出了魚井腳路等構造。
-
複數滬房石滬,此歸類為本澎湖石滬資料庫新增,原應稱為「雙滬房石滬」或「雙聯滬」,但經離島出走工作室實際踏查與空拍,發現具有三個滬房的石滬,並且不是單一個案,如:吉貝村蚵仔窟滬、瓦硐村半耳滬等,所以離島出走工作室特此將具有兩個滬房以上的石滬定義為複數滬房石滬,此類石滬的樣態多變,滬房的位置有相互依偎(東湖村頂隙滬)、各自獨立(安宅里頂滬)、伸腳一長一短(吉貝村倒塞仔滬)等,從同一口石滬的不同滬房位置,可以判斷出當初建造石滬時的地勢起伏、水流方向等資訊,如:吉貝村將雙滬房石滬中的滬房伸腳分為「高滬房」、「低滬房」、「北伸腳」、「南伸腳」。
-
未辨識石滬,是指無法被辨識與歸類之石滬,由離島出走工作室定義,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之石滬便稱之為未辨識石滬。一,具有明顯石滬特徵之遺跡,未有過調查與文獻紀錄。二、具有明顯石滬特徵之遺跡,但難以與現有紀錄比對核實名稱,如:同一處石滬群數量過多,但紀錄有所缺漏或位置不夠精確等因素,導致無法一一核實個別石滬的名稱。三、明顯人為排列石塊之遺跡,但未有過調查與文獻紀錄或無法與現有紀錄比對核實名稱,如:原有石滬改建或未興建完成之石滬等。
-
內文編撰|離島出走工作室,2020
-
弧形石堤:指沒有滬房的石滬,通常建於淺水區故稱「淺坪滬」,離高潮線較近故吉貝人又稱為「高滬」,因其外形如弧,又稱為「畚箕滬」、「圓籠仔圈」。
-
滬房滬:指有一個滬房的石滬,通常建於水位較深的地區故稱「深滬」。目前全澎湖縣堪用的計有121口,倒塌93口,消失35口,合計249口,數量最多。
-
滬房滬:指有兩個滬房的石滬,故又稱「雙聯滬」。本縣中仍屬堪用的18口,倒塌7囗、消失2口,合計27囗,以白沙鄉為最多,瓦硐村密度最高。
-
資訊引用|澎湖的石滬,洪國雄,1999
吉貝沙尾旁的石滬群。
影像分類石滬群  
吉貝沙尾旁的石滬群。
影像來源|離島出走。攝影人員|曾宥輯